做一位出色的知识人——台湾大学毕业典礼致词
高希均
1 教育是「软实力」的根源
作为一辈子的教书人,还是希望对那些毕业同学在离开母校之前,再做最后一次的叮咛。今天有8813位台大同学毕业,其中一半多是大学毕业;另外有3470位取得了硕士学位,463位取得了博士学位。今年的毕业班中日后一定会有像田长霖、许倬云、孙震、白先勇、黄达夫、温世仁、罗曼菲等等这些杰出校友的出现。这是台湾大学对社会最具体的贡献。
北大人说:「北大的命运,就是中国的命运。」
台大人可以引申地说:「台大人的成败,就是台湾的成败。」
台大的毕业生几乎囊括了各领域大部分的顶尖人才;幸亏还不是「赢者通吃」。去年底,《远见》杂志在外商大调查中问他们最佩服的企业家,依序是王永庆、郭台铭与张忠谋。
他们都不是台大人,这是否衬托了台大办学的理想,不全在培养大企业家?
刚好三十年前(1997年),我到台大商研所教书,〈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〉一文就是在那一年写的,当时引起不少讨论。这个观念十分平实,但十分不容易落实。
三十年后的今天,还值得跟大家分享,因为「白吃午餐」还是盛行。这就警告读书人:要传播进步观念,就会不断的遇到挫折。
「白吃午餐」是在告诉我们:
(1)什么事情都要付出成本,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。 (2)羊毛出在羊身上,不要误以为自己可以一厢情愿的占便宜。 (3)鱼与熊掌不可得兼,必须要在二者之中做一痛苦的选择。 (4)追求任何政策目标,不能空开支票,任何政见的兑现必须要付出代价。 (5)即使自己没有支付,即使这一代没有支付,也一定有别人以及下一代在为你支付。
近三年来我又在鼓吹另一个观念。那是哈佛大学奈伊教授(Joseph S. Nye Jr.)所提出的「硬实力」(Hard power)与「软实力」(Soft power)。「硬实力」是指一国以军事上的强势来压制对方,完成国家政策目标;「软实力」是指一国以其制度上的、文化上的、政策上的优越性或道德性,展现其吸引力。硬实力的代表是飞弹、战机、潜水艇;软实力的象征是民主、法治、人权、平等,更反映在社会开放、艺文蓬勃、生活质量、环保普及等各层面。
「软实力」是使别人喜爱、羡慕、学习的一种实力。软实力的使用是民主政治的特征。当领导人具有道德情操、文化素养、政治愿景,以及切实可行的政策,软实力就会创造政绩。
当1980年代「日本第一」的称赞横扫西方世界时,欧美学者在惊骇中冷静地问:「全世界最好的大学、研究所、企业研发中心、科技中心、博物馆、交响乐团在哪里?最好的科学家、经济学家、工程师、医生、建筑师、艺术家、音乐家在哪里?」答案是绝大部分不在日本。他们得到了一个可以急起直追的结论:「日本的『软实力』还不强,要变世界第一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」接着1990年代日本发生了「失落的十年」。
在人类的文明史上,最受人尊敬的是那些拥有「软实力」的伟大人物:莎士比亚、牛顿、贝多芬、莫扎特、爱因斯坦、马丁罗瑟金恩,他们散发了历久弥新的智慧光芒,他们对后代子孙充满了吸引力,他们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:文学、音乐、科学、民主思想、人权平等。近代中国出现了孙中山、胡适、张大千、贝聿铭、杨振宁、李政道。在台湾我们还可以骄傲的加上林怀民、李安、王建民等。
2 五个自我要求
面对难以预测的二十一世纪,在你们成长的二十多年中,台湾经过了三个关键性的阶段:1980年代启动的「民主化」,1990年代出现的「全球化」,以及近十年处处逼近的「边缘化」。
2007年的毕业生,经历了民主的洗礼、全球化的浪潮,此刻却生活在被边缘化的阴影下,那么,你们要如何自卫?如何突破?我建议五个「自我要求」:
第一:靠自己的专业,立足社会。 第二:靠自己的人品,受人尊重。 第三:靠自己的终身学习,不落人后。 第四:靠自己的爱心,参与公益。 第五:靠自己言行一致的示范,关心地球,特别是第三世界的贫穷与疾病。
3 跨越五道门坎
与其它先进国家比,我们的年轻人最需要自我增强的是:外语能力、人文素养及世界观。
讲得更具体些,我希望现代的年轻人都是杜拉克所谓的「知识人」(knowledge worker)。我要以一位英年早逝杰出的台大校友温世仁为例。他是1970年台大电机系毕业,次年进台大电机研究所,不幸于四年前去世。他的去世,带给台湾与华人世界极大的损失。台大要引以为傲于培养出了这样一位全方位有成就的人。与他十余年的交往使我了解到他受人尊敬的根本原因,就是他跨越了五道门坎:
(1)跨越了科技门坎,拥有了人文心。 (2)跨越了本土门坎,拥有了世界观。 (3)跨越了两岸门坎,拥有了中华情。 (4)跨越了财富门坎,拥有了奉献热。 (5)跨越了意识型态门坎,变成了大格局的新台湾人。
这正是一个出色知识人展现的气质与视野。在此刻的台湾,「出色」还要有一个新的批注:「出色」是超出「颜色」,以及「色盲」。台大人的人格特质是不问蓝绿,只问对错;不讲立场,只讲是非。
4 哈佛的学风
这一个月也是美国大学举行毕业典礼的日子。如果这是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,我猜想演讲者还是会鼓吹哈佛所引以为傲的学风:
(1)崇真求实。 (2)人际沟通。 (3)伦理道德。 (4)多元智慧。 (5)跨域整合。
这个世界在不公平中还是有公平。进了哈佛可以学到这些;不进哈佛,何尝不可以免费学到这些!美国人说,被拒哈佛门外的股神巴菲特,幸亏没有进哈佛,否则美国社会可能多了一个象牙塔内的蛋头教授,但2006年就会少了他捐献的361亿美元。
美国著名诗人佛洛斯特(Robert Frost,1874-1963)有一首传诵当代的诗:"The RoadNot Taken",我要引用最后两句送赠给诸位:
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,(我选择人迹较少的一条路)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.(自此面对截然不同的前途。)
各位亲爱的毕业同学,台大人不赶时髦,不凑热闹,不一窝蜂;台大人独立思考,探索创新,奉献回馈。蓝色的海洋与绿色的大地正等待着你们用心的投入。
作者简介:高希均先生,在南京出生,在台湾成长。1959年赴美读书。1964年获密执安州立大学博士后,主修经济发展。自此一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(河城校区)经济系执教,逾三十年,1998年后为该校名誉教授。曾于1971年当选美国杰出教育家,1974年获威斯康辛大学杰出教授奖。 曾任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讲座教授、海基会董事、国统会研究委员及行政院顾问(1990-2004)。十多年来一直为经济部顾问;又担任台湾国立中央大学荣誉教授、财团法人知识经济与管理研究院董事长,及国内外民间基金会董事。 一九八0年代在台湾发起创办《天下》杂志、《远见》杂志与「天下文化出版公司」,2002年创办「小天下」少儿读物,2004年又创办《30》杂志(30而立,30当家),现为「天下远见文化事业群」总裁,持续推动进步观念之传播。2002年获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特别贡献奖。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的近二十余种,在大陆出版的著作有六种。
文章来源:明伦读书会,转自【2007/06/23联合报】
来源:http://space.univs.cn/?87401/viewspace-52435.html
上海剑牛礼服---学位文化的传承者!! !
|